2010年6月24日在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国别主任森本秋绘说“逐步淘汰白炽灯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是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活动,并且在中国正在大规模展开”。
我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白炽灯产量44.4亿只,占世界产量的1/3,出口29.8亿只;紧凑型荧光灯产量30亿只,占世界产量的80%,出口22亿只。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采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可节电60%-80%,若把现有在为节能灯,一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潜力巨大,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研讨会上,有关人员介绍了项目开展以来的主要成就,包括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和推广节能灯计划的制定,以及在偏远地区开展的送节能灯活动。例如,在此项目支持下,甘肃定西在2009年12月获赠10万只节能灯。
近年来欧美不少国家已停止使用白炽灯,改用电子节能灯、LED等节能灯具,我国将在2018年淘汰白炽灯。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去年7月在绿色照明项目的签字仪式上所言,“改变一个灯泡,同时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我国在低碳减排上的迈进也将为世界环保节能做出贡献。
文章来自安昂thk网站:http://www.aa-thk.com/down/24.html